在冲压加工中冲切毛刺的增大最快,因此可认为模具维护周期由毛刺的高度决定。相应地,可以设定恰当的冲切间隙为前提,通过观察冲切加工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模具寿命进行判断。当冲切形状有尖角时容易出现崩刀,因此毛刺出现较早。众所周知,作为解决毛刺的措施可采用使角度变钝的方法。凸模、凹模的模具材料按照SKS→SKD→粉末高速钢→硬质合金的顺序,模具寿命逐渐增长。即使采用的是相同材质,当凸模、凹模的表面粗糙度较好时可延长寿命,此外还会因润滑情况而出现差异。废料的落料方式接近于切屑堆积状态时,寿命会缩短。此外,模架的导向或卸料板导向(副导向)等也会影响模具的刚性及模具的动态精度。
模具寿命可分为维护寿命(研磨周期)和总寿命。总寿命是可以说是由历次维护寿命之和构成的,但根据模具的结构不同,有些时候很难判断模具的总寿命。对于整体式模具来说,每次研磨时板都会变薄,因此很容易判断模具的总寿命。对于嵌件式模具来说,仅需对嵌件部分进行再次研磨并调整水平后即可继续使用,当寿命到期时只需更换嵌件部分。同样,当副导向等发生磨损时,也只需更换发生了磨损的零部件。如此不断反复,很难达到模具的总寿命。对于这样的模具,怎样判断其总寿命需要通过观察板来判断。关注目标为嵌件孔的松动、板的变形。当嵌件孔因变形或磨损而导致出现松动而无法保证嵌件的位置精度时,这就已到达使用寿命。在板的变形方面,每次进行冲压加工时,尽管变形量很小,但模具仍会产生弹性变形。当长时间使用模具时,这种变形会残留在板内。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即使装入新的嵌件,也无法加工之前那样的件数。当出现这种维护寿命也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时,可以判断已到达总寿命。当考虑板寿命时,如果希望获得长寿命,则采用较厚的板、进行淬火,如果短寿命即可满足要求时,采用淬火但较薄的板,或者在未经淬火的板上安装嵌件的方式。副导向也是一样的。当希望获得长寿命时,采用导套,当生产量较小时,直接利用板上的孔位作为导柱的孔。
模具可分为用于少量生产或大量生产,多种多样。保证质量、寿命适当的模具制作是非常难的。特别是用于少量生产的模具由于制作费用有限,制作难度更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