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用钢材有各种性质要求。首先我们需对其内容进行了解。
(1)耐磨损性
在JIS标准中,磨损的定义为"相对运动的金属面的机械摩擦和金属粘接等的总和对该面造成的损耗现象"。耐磨损型则是延缓此种现象的性质。
(2)影响耐磨损性的因素
(1)硬度的影响
"硬度"是影响耐磨损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硬度越高耐磨损性越高。耐磨损性以洛氏硬度40HRC为界上下有很大差异。低于40HRC时磨损量较大,高于该标准时磨损量较小。但是,并非通过淬火让材料越硬就越好,在保证硬度的同时,钢材内部的残余应力越小效果才越佳。淬火、回火同时进行的目的即在于此。
(2)成分的影响
钢材的主要成分为碳元素(C)。碳元素含量越高,淬火硬度越高。碳含量超过0.6%时,淬火硬度基本恒定。 是不是硬度恒定后,耐磨损性也会至此稳定下来?答案并非如此,而是碳含量越高耐磨损性越强。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W、Cr、V、Mo等元素来提高耐磨损性。
这些成分在碳素工具钢(SK)、特殊工具钢(SKS)以及模具钢(SKD)中的添加量依次增高。请参考JIS规格等对成分进行比较。其差异一目了然。
(3)组织的影响
钢材经淬火后,铁(Fe)和碳(C)会相互结合,变成马氏体钢。马氏体钢的耐磨损性较高。但是,高碳钢和高合金工具钢(SKD等)等在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后并不能完全转化为马氏体,其中20~30%会残留奥氏体。这些残留的奥氏体部分耐磨损性较差。
深冷处理是将残留奥氏体转化为马氏体的方法。深冷处理是将钢材冷却至-60~-80℃左右的低温,从而使残留奥氏体转换为马氏体的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