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是指电子电气设备中的各个部件高出环境的温度.
导体通流后产生电流热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 导体表面的温度不断地上升直至稳定。稳定的条件是在3个小时内前后温差不超过2℃,此时测得导体表面的温度为此导体的最终温度,温度的单位为度(℃)。上升的温度中超过周围空气的温度(环境温度)的这一部分温度称为温升,温升的单位为开氏(K)。有些关于温升方面的文章和试验报告及试题中,经常把温升的单位写成(℃),单位用度(℃)来表示温升是不妥当的。
为验证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通常会测试其重要元件(IC芯片等)的温升,将被测设备置于高于其额定工作温度(T=25℃)的某一特定温度(T=70℃)下运行,稳定后记录其元件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升,验证此产品的设计是否合理。
电气类产品中: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在设计规定的环境温度(十4o℃)下,电动机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升,它取决于绕组绝缘等级
电动机温度是指电动机各部分实际发热温度,它对电动机的绝缘材影响很大,温度过高会使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寿命,甚至导致绝缘破坏.为使绝缘不致老化和破坏,对电动机绕组等各部分温度作了一不定期的限制,这个温度限制就是电动机的允许温度.电动机的各部温度的高低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温升就是电动机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出的数值.
θ=T2-T1
式中 θ-------温升
T1-------实际冷却状态下的绕组温度(即环境温度,室温不允许超过40℃);
T2-------发热状态下绕组温度.
温升是指电动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定子绕组的温度高出环境温度的数值(环境温度规定为35℃或40℃以下,如果铭牌上未标出具体数值,则为40℃)
采用空气冷却的变压器,它的温升除了与磁心损耗和绕组铜损之和有关外,还和辐射表面的面积有关。气流流经变压器,变压器的温度会降低,降低的程度与气流速度(in(3) /min)有关。
想要精确、系统地计算出变压器的温升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过一些经验曲线来得到温升值,误差只在10℃以内。这些曲线是基于辐射表面面积的热敏阻抗这一概念得来的。散热片热敏阻抗Rt的定义为散热片每耗散1W功率所带来的温升(通常以℃为单位),温升的增加dT与耗散功率P之间的关系为:dT=PRt。
一些厂家还给出了不同产品的R,值,这就间接说明了磁心外表面的温升为Rt与磁心损耗和铜损之和的乘积,有经验的用户通常会假定内表面最热点(一般位于磁心的中心柱)的温升比磁心外表面温升高10~15℃。
温升不仅和辐射表面的面积有关,还与磁心总的耗散功率有关。辐射表面的耗散功率越大,辐射表面和周围空气的温差就越大,表面也就更容易冷却,也就是说表面的热敏阻抗越低。
因此,在估算变压器的温升时,往往将变压器`总的外表面积看成是一个等效散热片的辐射表面积。总的外表面积为
(2×宽度×高度+2×宽度×厚度+2×高度×厚度)
等效散热片的热敏阻抗可以根据总的耗散功率(磁心损耗与铜损之和)来校正。
散热片的热敏阻抗与表面积的关系曲线如图(a)所示。这是一条经验曲线,它是根据大量的不同厂家、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状的散热片的平均值得来的。图中标出的都是1 W功率级的热敏阻抗值,它位于双对数坐标中的直线上。
尽管片状散热片的热敏阻抗在某种程度上与叶片的形状、叶片之间的空隙和叶片是否黑化或镀铝有关,但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热敏阻抗完全由散热片辐射表面的面积决定。
不同的散热片厂家的产品目标中也会给出如图(b)所示的热敏阻抗与耗散功率的关系曲线。
综合图(a)和图(b)可以得到图(c)所示的不同散热片面积的温升与功率损耗的关系曲线。此曲线用起来更直接更方便。它提供了不同散热面积(对角线)和耗散功率的散热片的温升值。因此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变压器外表面的温升,因为总损耗和辐射表面总面积都已给出。
(a)散热片热敏阻抗与表面积的关系曲线
(b)热敏阻抗与耗散功率的关系曲线
(c)不同散热片面积的温升与功率损耗的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